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势力电动汽车品牌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势力电动汽车品牌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吉利等传统车企开始造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再起波澜?
时代在进步,汽车市场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经历了燃油车鼎盛的时代,随着其走向衰落,电气化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吉利、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也逐步开始转型,朝着电气化的方向发展。
这段时间,威马汽车这个新兴品牌进入了我的视野,它旗下的威马W6可谓是风头正盛,它搭载了与百度共同研发的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通过设定路线,可以实现“无人送车上门”的服务,相信会在这个波橘云诡的汽车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面对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传统车企该如何自救?
并不用自救。。。因为造车新势力根本就是个资本***象。造车跟手机之类的不同,车不仅仅是出行工具,它承担的责任也更重。
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是不可缺少的。
传统汽车主机厂唯一的考虑是自身转型太慢。各国都在限制排量、排放和油耗标准,不然就不给你指标出售,也就是积分政策。
传统车企自救?目前根本不怕造车新势力,谈何自救,传统车企怕的是特斯拉。
造车新势力只是跟特斯拉学了一些皮毛,但是没学全,毕竟特斯拉从2003年就开始了,用了17年的时间,特斯拉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但是自己并没有做任何偏重硬件的研发,而是全部聚焦到了软件上。
而且这套软件体系已经磨合了10多年了,这对于传统车企才是最可怕的。特斯拉看起来只有一个APP,但是实际上支撑这套体系的是一个非常完善地包含了系统架构、应用体系以及控制体系。
原来的发展模式是从燃油车到混动到纯电动,系统发展是从电气化、电子化、智能化、软件化一步步发展过来,但是特斯拉只做纯电动汽车,而且直接跳到了软件化,不单单是“软件定义汽车”,而且还实践了很多年了,对于传统车企来说,这个太要命了,很难追赶。
谢邀!
之前也写过很多关于造车新势力冲击传统车企的文章,重点的就是介绍了日本汽车的代表“丰田”。目前电动汽车的日益崛起,不仅仅对于传统车企有着巨大的冲击,对传统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依然也是“影响深刻”。
丰田章男在公司内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汽车行业进入了100年一次的大变革时代。接下来的100年,谁也不能够保证汽车制造商是流动社会的主角。已经不是输和赢,而是处在了生与死的边缘。”
他所称的“百年大变革”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冲击,这里打一个比方,如果汽车完全电动化了的话,就不再需要引擎发动机这样的高难度设备,只需要一个马达一个电池加上外壳。2018年是丰田成立的81周年,特斯拉作为一个新兴的造车公司,股价有一段时间甚至超过了丰田,这是什么?是冲击。当然这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车企肯定有一定的造车经验,从流程和内部管理上还是要优于新兴造车势力。这也是特斯拉没有的,所以才会陷入“交不了车”的窘境。不过,从这样是实例中可以看出:现在的这个时代,造车变得容易得多!
传统车企生产车辆的主导是:汽车企业。通过金字塔型的供应链管理,汽车企业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从设计到制造几乎都会进行参与,并且占据着主导地位。可是“自动驾驶”的时代,让汽车生产的主导权不再是汽车企业。为什么这样说?原因也很简单,以谷歌和百度为代表的自动驾驶企业,推出的是“解决方案”,我可以不造车,但是如果无人驾驶那么就需要通过这些方案进行。XX芯片+XX传感器+XX算法+XX平台!
软件+半导体公司的作用在未来将会愈发凸显,就拿丰田最新的雷克萨斯ES来讲,采用了电子后视镜,作为驾驶***系统,这个是丰田自己开发的吗?显然不是的。从系统构成和平台选定都是其他公司进行主导研究的。
还是以丰田为例,面对这样的“新势力”丰田章男干了什么事情?其实也不难总结。主要就是下面几个方面:
联合
丰田章男携手孙正义的事情早已经不是新闻了,我也写过相关的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头条号中查看。为何要联合孙正义?笔者在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过去汽车企业不发展新能源汽车叫不支持新能源产业,现在不生产新能源汽车叫能否生存下去。说明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必然趋势,传统车也应该紧随其后夯实技术基础,开发新能源产业!
2019年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新能源汽车深度合作的时代来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传统与现代结合造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传统车企历史悠久,胜在基础扎实,技术水平历经考验。以日本车企为例,一家车企从创始到真正在市场站稳脚跟至少要经过15年,走过各种关口,包括品质稳定、质量检测、不合格产品的召回。
传统车企对质量的把控已经到了生命线的地步。如日本丰田车全球知名,都有产品召回的案例。
新势力造车胜在电动车切入,没有历史包袱。团队技术及资本整合能力强,企业股权架构完善,生命力旺盛。
以中国新势力的版本,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为例,都是在数年时间内走完了传统厂商十年以上的历程。
发展虽快,但产品基础还显得薄弱,技术短板明显。毕竟,造车属于工业,与互联网轻资产玩法有很大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势力造车的各家,只有车样板,可能少数几家拥有样板工厂,更多的大多数是没有工厂,也不拥有电动车生产资质和牌照的。
资本也不会支持他们投资重型工厂,这样会延长投资回收期。
最好的方式就是彼此合作,通过工作流协同,将新势力的电动车创意和传统车企的工业制造流程结合起来,使用双方的强项,打开市场空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势力电动汽车品牌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势力电动汽车品牌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