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马汽车报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战马汽车报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匹战马在古代很值钱吗?为什么?到清朝一匹战马是多少钱?
在古代社会,最佳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它既可以拉车远行,也能够***作战,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交通运输,又或者是将士们带兵打仗,都离不开马。
尤其是在传统战争中,战马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骑兵也成为冷兵器时代几乎无解的战争bug。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能够入关占领天下,八旗的骑兵优势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那么,古代的一匹战马能值多少钱呢?
古代战马
古代战争中,最强的战力一般就是骑兵,如果一个国家的军队不具备骑兵队伍,只有等着挨打的份儿。战马作为骑兵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在古代战争中,并不是所有的马匹都能够胜任军马一职。其中马匹质量最好的,就是产自高寒地区的战马。
因此,古时候能够培育合格战马的地区并不多,同时,还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培养马匹,一块水草丰美、地域广阔的天然牧场更是必不可少。
明末南方一匹战马贵吗?为什么?
明朝初年,为了获得足够的马匹,明朝是强迫民间养马供官府征用,但是民间老百姓不愿意,宁愿弄死马赔钱也不愿意养马供官府征用。
后来,因为缺乏马匹,明朝不得不改为收购,即花钱从民间买马。
买马的价格一般在10-15两之间浮动。
随着这项政策落实,河北山东一带涌现了大批私营马场,专门养马向官方销售。同时,民间的马车运输业也因此蓬勃发展。
明朝后期,因为对蒙古的常年战争获得胜利,蒙古正式向明帝国称臣,与蒙古的贸易通道打开,明朝官方可以从蒙古大量购买到更便宜的马匹,停止了在国内民间***购马匹,导致河北、山东的私营马场纷纷倒闭转行。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虽然从蒙古买马更便宜,但是明朝官方***购来的马成本并没有降低,期间差价去了哪里,自己想吧。
到了明朝末期,随着河北山东马场的大规模倒闭,以及满清兴起,从蒙古买马成本激增,高峰时达到了50两银子一匹。
我们在讲任何东西的贵贱,都应该有社会背景和参考物,这样才能对比出物品的贵贱。明朝战马的贵贱当然也不例外,这应该要从明末的经济状况和当时养马成本上来论述。
首先,明代的农业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工具,都高于宋元时期,为明朝中叶开始的人口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在万历年间,明朝的耕地总面积是七百万顷,明末时达到七百八十多万顷,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后来的康乾盛世都没有被打破。还有,明代海外贸易很发达,郑成功七次下西洋,既传播了中国文化,也给明代海外贸易来了繁荣。明代中期后,由于海外对明代的丝绸和瓷器等物品的大量需求,明代***取了抑农扶桑的政策,虽然,明代经济有了一个繁荣时期,但是明代中后期经济过分依赖海外贸易,以至于海外市场的变化,对明朝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银大量从海外进入中国,导致以银价计的马价不断快速上涨。
第二,明朝养马的成本
明军部队的马的定量是一天10升黄豆,是人粮的十倍,而10升黄豆原粮的重量是7KG.这就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了,另一个标准则更加常见,那就是"料三升,草一束".这个标准在明代史料中反复出现,特别是<熊经略集>里还少有的说全了:臣请以此责成兵部、每兵一名、岁计饷银一十八两、兵十八万、今之饷额有过此者而当日难之何也该饷三百二十四万两、内每军月给本色五斗、该粮一百八万石、又每马日给豆三升、九万匹该豆九十七万二千石、草重十五斤者、日给一束、岁除四个月青草不计外、计八个月该二千一百六十万束、小束倍之、也就是说,是料三升(2.1KG黄豆)+草重十五斤者、日给一束(9KG).这就是明军一般马匹的定量:2.1KG黄豆+9KG的干牧草.也就是共11.1KG的定量。
第三到了明朝末期,随着河北山东马场的大规模倒闭,以及满清兴起,从蒙古买马成本激增,高峰时达到了50两银子一匹。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辽东马市价格;上上马绢八正、布十二正,上马绢四正、布六正,中马绢三正、布五正,下马绢二正、布四正。 按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大绢一正值钞五十贯、大布一正值钞三十贯、银一两值钞八十贯、银一两等于铜钱一贯折算,则上上马一匹价十二两五、上马一匹价六两二、中马价三两七、下马价二两七,平均约五两余。 而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所贡之马,明***援正统年间互刺国下等马例,每二匹按绢九正、纤丝一正价格计算,每匹马不过值银6两左右。 再稍晚些,隆庆年间的北方马价平均在七两五左右。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顺义王进贡留边马近五百匹,因系初贡价格有所优待,每匹马十两左右。 由此可知,从永乐至隆庆年间马价波动不大,建文四年的贡马以当时上马价计算,十匹马价银六十二两。 据《万历武功录》卷八的统计,该年大同得胜堡新平堡和宣府张家口三处互市,官府共易马4089匹,每匹马的平均价格为白银7.07两,然后将其中质量稍次的马859匹转卖给商人,每匹马的平均价格为白银9.35两,转手之间赚取差价为白银2.28两,共计获得利银1958.52两。隆庆五年以后,随着互市贸易的发展,官营马匹数量增多,明朝***获利也就更多了。还有马政演变后,马匹折色对明朝***的财政收入亦大有俾益、王崇古说:“互市中的上等蒙古马每匹只用银八两余,中等者七两余,下等者六两余,而民间折价一马二十四两” 罗马共和国时期第一阶层的18个骑兵森图亚特装备自备,而马由国家出10000个阿斯购买,这个价钱相当于第六阶层的全部家产,而养马费时每年2000个阿斯/匹(5年养马费=马价 查一下明朝的马政,资料很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马汽车报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马汽车报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