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想电车汽车品牌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理想电车汽车品牌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理想电动汽车是哪厂产?
是常州制造工厂生产的。 理想汽车是由李想在2015年7月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公司稍早前命名为“车和家”,2019年3月,理想智造更名为理想,希望打造“没有续航里程焦虑”的中大型SUV。
这也是为数不多的造车新势力,新能源厂家拥有自己工厂的品牌了。这种制造能力也体现在了它的销量上,现阶段国产新能源车30万左右的这个级别理想one是销量第一的单一车型。希望对你有帮助。
理想汽车是电动车吗?
从标准定义上来讲,理想汽车是电动车的一种,国际电工协会曾经定义电动车包括燃料电池电动车、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又包括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并联式混合动力、和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理想One属于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理想电车的原理?
理想汽车增程式的动力模式,其原理就是一台发动机与电动机相匹配,驱动车轮也只通过电传输,发动机只作为增程器把热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电动机输出动力。
在城市工况下用最经济的纯电模式,而上了高速后,发动机也必然会介入,低转速的巡航工况也有利于发动机发挥最高效的区间,从而做到动力与燃油经济性上的平衡。
你怎么看待理想汽车这种”增程”式电动车?
很不错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整车层面,一个是动力形式层面。整车层面:整车设计四平八稳、方方正正,附合这个级别车型的气质,给人安全感和高级感,特别是车头贯穿式行车灯辨识度非常高,点亮效果也很棒,内饰用料很足,很高级,座椅设计很舒服,早期提车用户反应座椅较硬都已经得到了更换。座位布置形式非常眼下的二孩家庭需求,中排座椅无论舒适性、空间、用料都不比同价位的GL8差,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和它同价位没它舒服,和它一样舒服的比它贵。动力层面:这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相较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没有里程焦虑,如果充电不方便,你完全可以当做油车用,但是它又能给你电动车一样的驾驶感受,相较油车除了比油车的驾驶体验好之外,油耗也比同级别同价位的油车低。最重要的绿牌不限号。补充一句:为什么它即使全用油也比油车省油,那倒不是因为它的发动机排量小,而是因为它的发动机不用通过变速器直接驱动车轮行驶,而是只带动发电机发电。这样就避免了车辆行驶中的多工况需求,可以一直处于最佳工况工作,油耗自然就低。
电动汽车的三个发展方向—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十几年前的时候国家制定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方向的时候就已经评判过技术优劣了,结论是纯电动汽车是最终发展方向需要大力支持,混动汽车是过度方案需要递减力度支持,而增程式电动车没有得到认可。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大的策略来说,增程式电动车能源效率低,这是它的核心痛点,中国本身是一个能源紧张的国家,特别是石油能源,国家当然不会支持该技术。因此从技术方向角度来说增程电动车本来就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同时增程电动车回避了电动汽车三大核心技术里的电池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这两个方面实现难度级数相对纯电动汽车被大大降低了。而电控技术,国内配套本来就比较成熟,汽车主机厂没有不掌握核心技术。因此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含量不够,当然车身开发及智能技术开发跟什么形式的电动车就没有什么关注了。
最后再聊聊理想所宣称的考虑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用户思维,这个观点我觉得是伪善的。所谓客户的用车模式和里程焦虑问题,我认为都很难站的住脚。用车模式问题也即充电难问题,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你买一豪车还不配充电设施吗?***如你的用车环境就是经常很难充电,那你干嘛买电动车,不能等个1—2年等设施到位了直接买纯电动汽车?里程焦虑更不用说了,现在15万上下的电动车续航都有500—600公里左右,差不多够用了,900公里真心没有必要。按每周上下班5天,周末一次旅行来算,电动车每周充一次电,一次充满550公里就基本满足使用了,而且周中还可以多充一次电。
基于以上,我并不很认可理想这种增程式电动车技术方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理想电车汽车品牌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理想电车汽车品牌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